本文文字記者:曹穎 談姗姗 李妍怡 周晗 闵曉瑞 徐未晞 朱淼
校對、修改、排版:李兵 羅坤坤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黨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學校黨委的決策部署,編制《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始終把師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有序推動春季教學工作的開展,帶領廣大黨員幹部和師生員工奉獻在“抗疫”第一線,堅決打赢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抗疫前線:
我院10位教職工緊急整理出本院25間學生寝室作為新冠肺炎隔離觀察點
2月16日,因全市新冠肺炎防控需要,我院51間學生寝室拟被征用為新冠肺炎隔離觀察點。為做好我院寝室整理搬遷工作,确保完成上級指揮部征用指令,保護學生财物安全,我院緊急調動在校内居住的彭書雄、易嘉骢、楊道州、李麗、葉華利、譚少茹、王世立、夏青8位教職工,在院長王遠坤、書記湯中秋的帶領下整理搬遷被征用寝室。
2月17日上午,10名教職工佩戴口罩、護目鏡、手套進入已經關閉了一個多月的學生寝室,開始整理搬遷工作,我院一共需要清空25間寝室。
學生書櫃上的書要用手一疊一疊搬到存放物品的房間,放在固定的蛇皮袋裡,用膠帶封好做好标記。桌上的各種瓶瓶罐罐和一些細小的物件,清理的老師們都會細心地用小袋子裝好,再放到大袋子裡。老師們會盡最大限度地保護好學生的物品,相機、電腦等貴重的物品會單獨存放,就連牆上貼的明星海報,也會耐心地撕下來。俯身、起身、打包、搬運,在六張桌子、六張床鋪、兩個房間之間來回忙碌,一天下來,行走的步數可以達到15000步。
在天氣寒冷的武漢,做着清理工作的老師們汗如雨下,隻穿了一件單衣的老師們,身上的衣服濕了幹、幹了濕。參與此項工作的李麗老師坦言,做久了會呼吸困難甚至眩暈,一旦感覺到自己無法繼續,她會停下來,喝點水休息一會。
上圖為學院教師整理搬遷被征用寝室的物品、食堂就餐時、其他教師線上點贊的場景,部分教師出鏡。
上圖為學院教師參與寝室複原工作後的合影,部分教師出鏡。
疫情猛如虎,卻有人“偏向虎山行”。參與整理學生寝室的夏青老師在采訪中說到,為自己能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有所奉獻而感到欣慰,“這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經曆,同時也是曆練,這段記憶會伴随我們一生。希望大家保持積極的心态面對逆境,學會調整;面對紛雜的信息,學會分辨和思考。希望春暖花開之時跟同學們在櫻花盛開的集思河畔相遇,你們依舊笑容燦爛。”
為保障學生财産安全,我校将征用寝室分為隔離寝室和存放寝室,隔離寝室内所有物品采用“已上鎖的貼封條、未上鎖的全部打包搬走”的原則處理;存放寝室根據需要合理配置。
整理搬遷前,我院統計了所有的被征用寝室的需要注意的貴重物品名錄,整理過程中,老師們重點關注電子産品、現金、證件、證書、協議書、特殊意義紀念品等,并将不同物品分開打包:普通衣物用編織袋,物品用塑料袋,貴重物品單獨打标簽存放。所有打包袋詳細做好标記,注明寝室号及床位。10位老師争分奪秒,圓滿地完成整理51間寝室的繁重任務。
李麗老師在自己日記裡寫道:“整理完學生寝室,走在空蕩蕩的校園裡,看見空無一人的道路,多麼希望再次看見歡聲笑語的學生們。”
抗疫後盾:
葉青林教授為我院師生無償提供420隻防護口罩,學院綜合辦公室主任易嘉骢甘為孺子牛
我院産業教授葉青林老師心系武漢,第一時間通過各種渠道購買口罩發往經院,先後共郵寄420隻口罩。
上圖為葉青林教授捐贈口罩聊天記錄以及易嘉骢主任收取快遞
“我在杭州看到武漢的同事們互相加油,就覺得自己同樣身在武漢,我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我買到一些口罩寄給大家,覺得自己能夠幫到一點點忙,就很開心了。非常遺憾的是,我準備籌集500個口罩,但是太難了,這420個口罩也是輾轉多次,甚至是親朋好友你兩個他三個這樣湊起來的,但我覺得這樣還不夠,我做的實在太少太少。我從10号開始籌集這些口罩,到現在還有100個在路上,先後換過六個賣家,最後才買到這麼一點。”葉教授如是說到。
學院綜合辦公室主任易嘉骢,作為疫情期間學院“先行者”,在此次工作中主動擔負起為居住在汀蘭苑的教職工們發放防護用具的重任。自武漢封城後,湖北省内除醫療物資外,其他快遞全部停運,在武漢疫情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易主任不畏困難,親自将口罩送入教職工家中,也将這一份責任擔在肩頭。“收到了口罩,心裡美滋滋”,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讓小小的口罩串聯起了每一位經院人的心。
易主任說到:“武漢已經是戰役的一線了,我們沒有退路,唯有相信黨和國家的戰略決策,認真做好每一件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有益的事情。”
沒有一個人是一座孤島,武漢更不是。經院正因有了這一批“先行者”的引領,有了這一批“逆行者”的守護,定能攻克時堅,讓我們相見于春暖花開之時。
抗疫宣傳:
依托學院新媒體平台,積極宣傳師生先進事迹,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疫情防控期間,學院全力做好新聞宣傳和信息發布工作,引導全院師生客觀認識疫情、科學預防疫情、冷靜應對疫情。學院利用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校園新媒體平台及時發布上級部門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知識信息,宣傳報道學校疫情防控部署安排,努力營造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濃厚氛圍。及時挖掘、宣傳在疫情防控鬥争中的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迹,發揮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激發了全院師生參與疫情防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月29日,我院向全院學生下達兩項寒假實踐作業,分别為撰寫一篇家庭疫情防護紀實以及一篇家族故事。一共收到文章420篇,經過專任教師打分評選,最終入選40篇,現編輯成冊,并陸續在“騰龍大道”微信公衆号推送,目前已推送18篇。除此之外,推送其他抗疫科普文章12篇,引導全院師生客觀認識疫情、科學預防疫情、冷靜應對疫情。學院輔導員李兵撰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心理應對及情緒調适手冊》,告知師生“不要過度恐慌,也不要過度放松;我們得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夠照顧好他人。”
抗疫典型:
全院各地師生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阻擊戰,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2月23日,學院輔導員席耶成為了一名參與新冠肺炎戰“疫”的志願者。當天,她與父親一起參加了南陽市卧龍區柴油機場1、3号家屬院消毒工作。席老師說到,消毒工作操作起來不難,但是還是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項,第一個是不能将消毒液噴灑到皮膚上,第二個是垃圾桶和下水道要着重消毒。“戰‘疫’一線工作還是很辛苦的,不過作為志願者,為大家提供服務,帶去安全感,她感到很幸福。相信隻要我們勠力同心,這場戰‘疫’我們一定能赢。
圖為席耶老師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時的場景
學院團委書記李兵于2月11日起,參與團省委心理咨詢工作,開展線上心理咨詢服務,工作一直持續至今。
李老師介紹到,疫情穩定之後,心理問題更需要被高度關注。目前撥打熱線的以普通市民居多,随着疫情爆發,以及小區封控措施不斷加強,不少武漢市民出現焦慮、急躁情緒,懷疑自己被感染的“疑病”情況時有出現。在接待過程中,他通常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開導,并傳遞一些讓人放松的辦法,以便患者能夠更好的休息,減少焦慮。
我院學生黨員、傳播Q1641班李博文主動請纓,參與孝感市社區志願配送服務,幫助社區配送蔬菜糧食和生活物資,每天工作時長為5-8小時。令李博文印象深刻的是接到陌生大叔的電話,原來這位大叔在外地工作趕不回家,家中隻有老母一人,母親腰椎盤剛做了手術,已經斷糧兩天了。“他希望我們能把物資送上門,家中老人不方便取。事後,大叔反複道謝,還說我們是救命恩人。”
此外,我院副教授谷羽于2月6日至10日參與武重社區志願服務,為居民配送蔬菜等物資;新聞類1942班潘鏡同學從2月10日至今,參與武漢高校志願者團隊發起的“聯合網絡義診團隊”,作為業務調度組的負責人之一,每天負責本組任務分配、登記患者信息并對接給醫療組志願者、跟蹤記錄後期治療情況等工作;學生黨員、傳播Q1641班金伊玲同學2月16日參加荊門市小區入戶普查工作。
恰如《人民日報》所說:“英雄,就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偉大的心。”偉大的心,是面對危險時也要前進的勇氣,是不會将危險帶給父母時的小慶幸,也是憂慮子女安危後仍同意她去做有意義之事的坦蕩。
“疫情結束之時,我們都可以走出家門,沐浴陽光,享受微風,歎一句‘春來夏往,秋收冬藏,我們來日方長。’在疫情結束以後,想和朋友去湯遜湖騎車,好好享受在學校的時光。”金伊玲同學說到。
疫情期間,我院共有19位教師、9位學生參與志願服務,各條戰線都活躍着師生們的身影。
4月26日,我院15位教師趕到學校開展隔離點寝室物品清理還原工作,經過一上午的辛苦勞作,寝室複原任務圓滿完成,驗收合格。
堅定信心,戰疫必勝。我院師生都在盡自己的一份力,為早日打赢這場“戰疫”付出自己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一定能取得全面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