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耳而聽師亦友 ——記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先進輔導員、優秀分團委書記李兵

發布者: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發布時間:2020-09-16浏覽次數:1263



 李兵,曾榮獲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先進輔導員、優秀分團委書記稱号,以非凡的熱情、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責任意識,紮根輔導員基層崗位,不斷探索着培養和服務學生的邊界,成為我校學生工作戰線的心理醫生和工作标杆,被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的學生們親切地稱呼為“兵哥”。

 作為我校為數不多的擁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輔導員,五年來,李老師以傾聽為己任,樂學生之所樂,憂學生之所憂,逐漸從一位青年新秀成長為能力突出的骨幹。作為學生心目中的“大哥哥”,他給予患有心理困惑同學以摯友般的關懷,從服務到承擔,從教導到引導,陪伴學生健康成長,送更多的夢想揚帆起航。

   一、以心育人,築堅實後盾

 李老師始終堅持,“和學生以朋友的身份相處”。疏解安撫學生的各種情緒,對于出現的緊急情況迅速處理,當學生“開遍山野”時,他就是懸崖邊的“屏障”。

 他是學生的陪伴者。他深入落實輔導員直接責任制,定期與學生談話,不定時進寝室進課堂。2019年共有針對性談話153人次,進寝室32次,進課堂20次;規範“三查一評”日常管理工作,熟悉學生上課、晚歸不歸等情況。201710月,學院一名大四學生失聯,他多次協同班主任和學生親人,拿着尋人啟事在學生可能出現的地點逐一詢問排查,晚上十點半還在火車站附近尋找。2018年初,該生學生平安返校,他與學生不斷溝通,幫助其辦理各項手續、申請延期畢業,輔導學生補齊學分、撰寫畢業論文等。2019年初該生順利畢業,現已在重慶一家電子廠正常工作。他也處理過學生突發疾病的緊急事件,半夜從家迅速趕回學校送學生去醫院治療,一忙就是到淩晨也是家常便飯。各種瑣碎的學生事情不斷向他湧來,“有事找李老師”的調侃也由此傳開。

 他是學生的保護者。對于學生的話他會仔細思考,密切關注朋友圈、QQ動态,盡可能從日常言行中捕捉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在他發現有學生存在抑郁症傾向後,就與其保持密切聯系,時常發消息提醒學生看醫生、吃藥。有一晚學生獨自一人去湯遜湖散心,結果“手機上三個李老師的未接來電,QQ上的紅色标點觸目驚心”。臨近宿舍鎖門時,他再次發消息詢問是否安全回到寝室,學生後來回憶:“内心的感激翻湧而起,我很慶幸他給我打了那通電話,假裝很平常地提醒你宿舍快關門了,可是心卻緊張地揪着。”在學生心裡,“李兵老師像是跑步機上的安全繩,和你連在一起,關鍵時刻護你周全”。

 他還運用自己的心理學專業優勢來開導學生,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并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室外素質拓展、教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心理學專題講座、對心理委員進行培訓等方式,在心理教育方面發揮所長。同時充分利用各項資源,建立了以“心理委員+寝室長”為主的信息員聯絡制度,構建“包容、理解、訴說、和解”的解決糾紛的氛圍,保證學院常年無學生安全責任事故發生,為學生築起了堅實後盾。他亦師亦友,在陪伴學生前行的路上化作一道光,溫暖了前路的荒蕪黑暗。

   二、躬身實踐,創展示舞台

 李老師相信,學生應該有自己的空間,正處于精力旺盛期的他們要有足夠大的舞台去展示自己。他立身勵行,甘做領路人,緻力于在學生追夢的路上創造機會。

 他重點組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完善細化實踐流程。從前期聯系确認指導老師和參與隊伍、為學生仔細講解實踐要點,到中期提醒各支團隊注意安全、推動實踐進程,再到後期召集實踐團隊開會、指導報告的書寫規範,他都全程參與。20172018年暑期,他均随“聲動未來”公益計劃小分隊前往湖北省陽新縣白沙鎮坪胡林小學支教一個月,悶熱的季節沒有空調,各項設施也十分簡陋,但他仍全程與學生一起,順利完成了支教活動。學院暑期社會實踐獎項也逐漸從無到有,從有到多,2019年取得了優秀組織獎,校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校級優秀指導老師2人,學生活動标兵1人,學生積極分子6人的豐碩成果。

 他還積極組織科研立項、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等活動。對于專業學習優秀且有探索精神的學生,會給予重點指導,鼓勵其參與各類學術科技競賽,充分發掘自身潛力。在他的帶領下,學院20189個科研立項項目全部結題,201912個項目獲得立項。我院學子獲得湖北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他了解到餘金蘭同學創業能力突出,與餘金蘭不斷進行交流,鼓勵她結合專業專業背景大膽闖、大膽試。最終餘金蘭同學先後獲得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湖北省大學生自強之星”、“湖北省第五屆長江學子創業獎”,實現了我校學生獲得國家級榮譽稱号零的突破。在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方面,他依靠學生骨幹與專業教師組織專業類校園活動,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特質,邀請教師參與活動策劃、指導,幫助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學院相繼開展了新聞周、“薪傳杯”辯論賽等一系列特色活動。我院負責指導管理的學生社團淺水文學社獲第五屆“經院學子厚德獎”、書畫協會獲第八屆“經院學子厚德獎”,學生創業團隊愛入耳文化傳媒學生創業團隊獲第九屆“經院學子經世獎”,我院成為全校獲得“經院學子獎”最多的學院。

 在團的建設方面,李老師作為學院團委書記,通過第一次學代會、團代會廣泛征求意見、達成共識,逐步形成了思想、文化、實踐、心理、專業五全育人體系,他督促各團支部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組織生活和學習活動,定期召開例會,同團支部成員交流工作。在院黨委的領導、校團委的指導下,20197月,全校有4名學生入選“第六期省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我院獨占2人;2019屆畢業生林莉同學入選“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他為學生創造了發展愛好、鍛煉能力的平台,學生能夠積極進取、相互團結成為他最大的期望。

   三、以學促行,攜手共成長

 在李老師的辦公桌旁,堆着厚厚一摞專業書籍,在做好學生工作的前提下,他結合理論和工作經驗、心理學專業背景進行跨學科和跨領域研究,先後發表論文8篇。其中《高校寝室矛盾的多元化解紛機制研究—基于武漢十校的實地調研》獲得2018年湖北省高校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立項。

 他既是學院輔導員,也是2020級兩個新生班的班主任,需要處理學生工作,也有申報科研項目的任務與壓力。他在事務性工作結束後,開始進行建設性工作的構想,根據學院學生的特點,以“精準施策、逐步展開”的工作思路制定了“N+1”的工作模式,“1”指的是我院“黨旗下的足迹—大學生成長工程”,以優秀學生為主導,通過定崗定責定人定目标,在實際工作中引導“N”多學生鍛煉自身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雖然不是學新聞專業的,但很喜歡,随着時間的推移,發現自己适合這個崗位,身邊的同事在更換,工作内容在變動,但自己也在不斷成長。”回顧在學院的四年工作經曆,他見證了生源質量提高、學生獲獎數量增加、教師科研成果豐碩……這些“親自參與的、經曆的、目睹的”轉變,早已讓他将學院當成自己事業上的“家”,在他心裡,堅守是一份責任也是情懷,向優秀同事學習、與心理學專業的同行多交流、在教學科研方面多向領導請教仍是他努力的方向。

 四年時光悄無聲息的溜走,隻留下一連串或淺或深的足迹。他聆聽着前輩的教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方法,他以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為坐标,切實履行輔導員職責,為學校培養“三有三實”的人才不斷努力。足迹的盡頭,他仍義無反顧、砥砺前行,與學生一起成長,多了“朋友”的角色,也承擔了更多的責任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