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簡介

教師個人簡介

聯系方式

CONTACT
學院郵箱:xw@hbue.edu.cn
聯系電話:
綜合辦:027-81977102
學工辦:027-81973860
掃一掃!關注我吧!
了解更多學院信息!
掃一掃!
關注學校微信!

劉芝慶學術活動與代表性成果

 

本科

輔仁大學曆史系本科2003.9-2007.7

碩士

台灣大學曆史所碩士2007.9-2009.7

博士

台灣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2009.9-2013.7

博士後

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博士後研究 2013.8-2014.6

專任

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中文系教授2024.1-

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中文系副教授2018.1-2023.12

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中文系講師2015.9-2017.12

 

社會兼職

1. 台灣萬卷樓出版社國文天地雜志社特約主編2015.9-至今

2. 湖北省海外聯誼會六屆理事會理事2019.10-2020.10

3. 中華孔子學會董仲舒研究委員會理事2020.01-2020.12

4. 《文史新視野叢刊》主編2018-至今

 

研究與教學計劃

1. 東亞儒學的現代話語體系建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項目編号:24YJA720008)2024.-

2. 明代湖北文人結社與三教思想交涉研究 ,湖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項目編号:21Y1762022.-2024.(已結項)

3. 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研究生處(學科辦),PI團隊“傳統文化的現代性” 計劃(項目編号11024226)(已結項)

4. 2020湖北省一流本科課程《大學語文》(4/5)

 

 

▼學位論文

1. 劉芝慶:《修身與治國-從先秦諸子到西漢前期身體政治論的嬗變》。台灣大學曆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 劉芝慶:《自适與修持-公安三袁的死生情切》。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專書

 

1. 劉芝慶:《中原之風傳八閩:閩國往事》(遼甯:遼甯人民出版社,預定2025年出版)。

2. 劉芝慶:《襄陽保衛戰:抵抗到最後的失守》(遼甯:遼甯人民出版社,2023年1月)

3. 劉芝慶:《虛弱的反攻:開禧北伐》(遼甯:遼甯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

4. 劉芝慶:《江城潛研:中國學術思潮叢論》(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217月)。

5. 劉芝慶:《自适與修持-公安三袁的死生情切》(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217月)。

6. 劉芝慶:《解釋世界與改變世界:中國思想史的知識信仰與人間情懷》(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98月)。

7. 劉芝慶:《從指南山到湯遜湖:中國的知識、思想與宗教研究》(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193月)。

8. 劉芝慶:《自适與修持-公安三袁的死生情切》(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10月)。

9. 劉芝慶:《經世與安身:中國近世思想史論衡》(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172月)。

10. 劉芝慶:《修身與治國-從先秦諸子到西漢前期身體政治論的嬗變》(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4年)。

 

 

▼期刊論文

1. 劉芝慶:《巨變的傳統-廖平“修身”觀以及相關思潮》,《宗教哲學季刊》第111期,2025年3月。

2. 劉芝慶:《規矩、從容與易簡──陸象山心學釋義》,《國學論衡》第15期,2024年。(CSSCI集刊)。

3. 劉芝慶:《“生死俱是心”的周汝登及其九谛九解之辯》,《國際儒學論叢》,第14輯,2024年。

4. 劉芝慶:《為學與為人:李光地的“誠學”》,《閩台文化研究》,2023年第4期

5. 劉芝慶:《重探施琅與媽祖信仰─兼論“金雞”谶言》,《莆田學院學報》第30卷第2期,202312月。

6. 劉芝慶:《重探歐陽建言盡意論》,《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6期(總214期)。

7. 劉芝慶:《神壽與真死:李二曲生死觀探微》,《中國思想史研究》,2023年,第1期。

8. 劉芝慶:《朱熹論堪輿、鬼神與感通》,《中國本土宗教研究》,第七輯,2023年。

9. 劉芝慶:《政治與經濟的牽扯-重探《鹽鐵論》》,《澳門文獻信息學刊》,32,2023年

10. 谷木榮,陳世昀,劉芝慶:《高校青年教師科教融合的現實困境與應對路徑》,《高教發展與評估》,2023(03). (CSSCI擴)

11. 劉芝慶:《李曾伯襄陽故事與《襄樊銘》考釋》,《檔案記憶》,2023年3月。

12. 劉芝慶:《“史實”:董仲舒以及蘇輿的春秋公羊學》,《衡水學院學報》,第24卷第5期,20229月。

13. 劉芝慶:《“心地開明,道在現前”-羅近溪的良知、生活與經世之學》,《陽明學研究》,第六輯,202110月。

14. 谷羽,劉芝慶,谷木榮:《辯論遊戲提升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教學研究》,《高教發展與評估》,2021年第2期。CSSCI擴)

15. 劉芝慶:《“情不能不因時爾”──從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談起》,《地方文化研究》,2019年第2期。

16. 劉芝慶,陳世昀:《從中西之分到天人之際:榮格與易經》,《中華易學》第三卷,20196月。

17. 劉芝慶:《經典與證道-朱陸讀書法》,《朱子學刊》(朱子學研究),2018年第2期。

18. 劉芝慶:《觀物之極,遊物之表──蘇轼的格物之學》,《宋代文化研究》,第24輯(201712月)。

19. 劉芝慶:《晏子論和與同的教學演示》,《大學語文論壇》第一期(20179月)。

20. 劉芝慶:《“真迂闊”的儒者-葉适的事功之學》,《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志》,第55卷第1期。(20173月)。(台灣地區核心期刊)(THCI)。

21. 劉芝慶:《理禮雙彰-鄭齊鬥的經世之學》,《漢學研究》,第三十四卷第一期(20163月)。(台灣地區核心期刊)(THCI)。

22. 劉芝慶:《食之有情,味之飄零-逯耀東的飲馔書寫》,《中國飲食文化》102期(201410月),頁109-138。(台灣地區核心期刊)(THCI)。

23. 劉芝慶:《人文化成的文學圖像-當“文心”遇上“雕龍”》,《明道中文學報》,第5期(20149月)。

24. 劉芝慶:《心學經世陸象山》,《成大中文學報》第45期(20146月),頁177-204。(台灣地區核心期刊)(THCI)。

25. 劉芝慶:《“文章要有本領”-方東樹論漢宋之争》,《彰師大國文學志》第28期(20146月),頁135-160

26. 劉芝慶:《陳亮經學述義》,《東華漢學》第17期(20136月),頁81-106(台灣地區核心期刊)(THCI)。

27. 劉芝慶:《清代台灣詩學的玉山書寫-以陳夢林《玉山歌》《望玉山記》為中心》,《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19期(20129月),頁85-102

28. 劉芝慶:《林希逸莊子學發微》,《九州學林》,2011年夏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頁1-21

29. 劉芝慶:《李贽的生死之學》,《新世紀宗教研究》10-1期(20119月),頁101-132

30. 劉芝慶:《白話文學與文學革命-重探胡适《白話文學史》》,《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4卷第1期(20114月),頁192-222

31. 劉芝慶:《北宋理學“天人之道”溯源:以唐中葉“氣、天、易”為線索》,《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志》第484期(201012月),頁157-219。(台灣地區核心期刊)(THCI)。

32. 劉芝慶:《論康有為與廖平二人學術思想的關系-從《廣藝舟雙楫》談起》,《中國曆史學會史學集刊》第四十一期,20099月,頁281-340